张九童副教授参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学术研讨会 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

清华大学

发布者:耿希发布时间:2020-12-15浏览次数:1134


为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与会近30多位专家学者具体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发展的文化进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逻辑理路”“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面临的时代境遇”“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所蕴含的重大实践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路径选择”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邹广文教授目前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的研究工作。在此次研讨会上,邹广文教授首先做了主旨发言,他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作为重要的社会实践命题,核心价值诉求就是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从文化层面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试图找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发展的文化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他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文化构建所蕴含的重大实践关系、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是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性问题。从价值的层面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逻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核心问题。从国家的政治实践层面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多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需要认真和解决的问题。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认为,“共同体”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赋予共同体一个更深、更广的含义。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如果没有民族国家为依托,共同体的理念很难实现。因此我们如何构建一个超越各个具体民族形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就变得越来越迫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文化的维度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只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他指出,文化认同必须凝聚核心价值观,为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寻找到根本之策。

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认为,共同体的构建应该具有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的视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的路径选择必须坚持“马魂中体西用”的原则,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不能孤立抽象地讲文化构建,应该充分考虑文化构建的经济、政治条件以及体制机制问题,即在社会整体结构中进行文化构建。同时,还要关注文化自身的结构,从文化的不同层面进行文化构建,也要突出现实性,能够回应当下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吉林大学邴正教授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要深入研究文化理论,厘清民族共同体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处理好文化发展的“一”与“多”关系、中外文化关系、共同体文化的“主”与“辅”的关系、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等等。要博古通今,既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民族性,也应该符合全球化时代化的发展要求。同时,他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必须要做跨学科的研究,吸取相关学科如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中央党校侯才教授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面临的时代境遇。他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时代机遇是我们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忽略的现实条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以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为最高目标,我们要通过哲学自身的构建进一步继承、丰富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他指出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代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关注现实的个体,在塑造和培育现代公民的过程中确保每个个体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中介性的共同体比如东亚、中华文化圈的共同体来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以文化构建的哲学根基为切入点,指出我们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文化构建不是用单一的文化强加给各个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应该坚持文化的群众性立场和各民族的团结这一基本原则,借以推动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同时,他认为文化的演进发展过程必须基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充分吸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网络空间等新兴文化传播方式入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

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的发言集中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文化的思考,他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一个结构性的共同体,更是过程性的、历时性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共同体正是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历时性形成的。同时,他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要在“类哲学”的基础上展开,既要构建人类的共同文化,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认同,也要关注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从一维度思维走向多维度自为,高瞻远瞩,站在文明的维度审视文化建构,打造新时代的共同体。

清华大学李成旺教授认为,我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要注意对其理论渊源的研究,这其中既有传统的思想资源的借鉴,但更多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的思想资源,同时还要注意吸收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先进的文化理念。马克思曾经指出必须在共同体当中来实现人的自由,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路径与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予以关注。

清华大学王传利教授强调要注意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视角来展开研究,马克思认为人类近代全球化导致了生产联合体以及社会化大生产,进而产生阶级分化。马克思把文化样式的发育和生成放在社会生产的不同形态的角度,来展开文化生成的逻辑,这一方法值得我们遵循。进一步看,没有族群的认同和文化的共同体,就不可能出现后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张晓萌副教授认为,我们在考察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各个不同民族的时候,尽管每一个民族形成的路径进入是不一样的,会发现首先形成的是文化层面的共同认知共同意识,即它的历史、价值观以及传统根基等。而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它又是有一个进步和跨越,所以就有了一个自在的民族共同体和一个自为的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这个价值认同视角来讲,可能还有一个自觉的民族共同体的成长过程。

吉林师范大学常江教授从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角谈了他的观点。西方以爱琴海为中心,以海洋型贸易式的生产方式为基础,形成了古希腊那样一种实体理念及其理性特质的城邦文明。而我们中华民族它是以定居型的农耕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先秦天下观念及德性特质的礼乐文明。所以我们应该从本源性问题意识的自觉来加以研究,即从文明的意义上,或者说从有了这种制度创制,有了这个文明的这样的历史的这样一种记载,我们来去追溯我们的本源和共同体的意识。此外,我们还有很多的大地的书写,我们还有很多的这样的一个带有着原始性的生活实践,它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的生成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张九童副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在传统和现代的二维张力中实现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建构,同时这个民族文化共同体应该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文化逻辑而形成中国特色。我们在国际比较中越发看到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生命力,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大课,让我们中国人收获了近代以来难得的制度和文化自信,这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的梦想,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创造力。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于《光明日报》客户端)